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科普知识>

【居家防疫】家长们,孩子寒假成长攻略来了!--西安市人民医院

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1-20 15:22:00

学龄期儿童是指6-12岁儿童,学龄期儿童已经能够吸收很多现实信息,对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独立分辨的能力,居家也使学习环境、生活作息发生变化,且其情绪容易受大人情绪影响,儿童会出现焦虑、抑郁、易激怒等情绪问题及睡眠、多动、专注力差等行为问题。


在疫情时期,父母更要保持积极的信念和平和的心态,做好孩子的心理防护尤为重要。


疫情居家期间,学龄期儿童常见行为问题包括:

作息不规律,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与父母作对甚至采取过激行为;

或者用沉默“冷对抗”;

沉迷网络;

做事拖沓,需要反复催促和提醒;

制定学习生活计划难以执行;

学习不认真,精力不集中等。


2.png


当疫情期碰上寒假该如何做好学龄期儿童心理防护?


01、家长自身情绪稳定是重要前提


家庭成员间的情绪是会互相感染,孩子会觉察到大人的焦虑情绪而变得紧张、焦虑。


202208111531091245.png


疫情期间,很多家长需要居家办公,管理家里生活起居,监督孩子学习,这导致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要求”变多了,“唠叨”变多了,也变得强势了。

在这特殊时期,家长要调整好自身心态,这是帮助儿童进行心理防护的重要前提。

建议家长:

(1)觉察自己的情绪,给自己按下暂停按钮;

(2)找个舒服的姿势,放空自己,深呼吸(哪怕只有5分钟时间);

(3)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过激语言激化矛盾;

(4)承认自己需要帮助,与家人分工,缓解压力;

(5)与孩子坦陈相见,聊聊彼此的情绪,也对孩子的情绪表示接纳。


02、与孩子协商制定作息及学习计划


很多孩子不适应居家的学习环境,产生焦虑、恐慌、行为拖沓、沉迷电子产品等情绪和行为问题。与孩子协商制定作息及学习计划,可以让孩子尽快适应这些变化,减少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


222.png


制定计划时需注意:

(1)制定计划时尊重孩子意愿,避免“强势、专制、武断、否定”;

(2)与孩子协商制定奖罚机制;

(3)制定电子产品使用时段、时长、内容规则;

(4)培养孩子时间把控感,记录计划用时和实际用时;

(5)帮助孩子设置学习时间和空间,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6)营造学习仪式感,例如:帮孩子约好同学,建立网上自习室;

(7)在睡眠时间上,适当允许孩子多睡一会,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增强免疫力(小学生最好每天10小时、初中生9小时);

(8)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去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9)家长也可以制定全家的生活起居计划,全家一起互相监督执行。


03、良性沟通


建立与孩子的良性沟通可以有效预防心理行为问题。


202208111533497191.png


良性沟通的重点包括:

(1)接纳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父母要调整对孩子理想化的要求,如,希望孩子自律的学习,讲一遍就会等;

(2)当孩子提出意见或者想法时,先给予肯定支持,再提出自己的建议;

(3)学会倾听孩子讲话,不要打断孩子,在倾听中学会感受孩子情绪变化;

(4)当孩子出现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时,及时给予安慰;

(5)尝试理解孩子的要求、想法,试着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

(6)主动与孩子讨论,不要刻意回避,引导孩子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

(7)不要急于否定、批判孩子,这样会打击孩子与你分享的兴致,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8)如果沟通中家长很生气、孩子也很崩溃时,不妨按下暂停按钮,等情绪平静后换一种方式再去沟通。


04、及时解答孩子的疑问


学龄期儿童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会自主查找信息,但自身独立分辨能力不完善,这时候家长需要对孩子获得的信息以及心里的疑惑做出耐心、科学、诚实的解答。


202208111534214432.png


建议家长:

(1)帮助儿童筛选信息,告诉孩子如何分辨虚假信息;

(2)减少孩子与疫情负面信息密集的接触;

(3)对孩子的疑问不要刻意回避,科学、诚实地解答;

(4)父母解答不了的疑问,可以与孩子一起查资料、咨询;

(5)解答孩子疑问时要耐心,避免否定孩子。


05、允许并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当孩子出现焦虑、恐慌、抑郁等不良情绪时,家长可以耐心的倾听,引导孩子学着感受自己的情绪变化,逐渐接纳情绪,并以适当的方式宣泄,比如:鼓励孩子哭出来,打打沙袋,大声唱歌,做运动,情绪涂鸦等。


222222.png


06、建立丰富有趣的家庭活动


丰富有趣的家庭活动可以活跃家庭氛围,还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2222222.png


建议游戏:

(1)趣味游戏:卡片游戏、折纸游戏、竞技游戏等,只要安全、有趣、足够吸引孩子即可;

(2)室内运动:可以进行平衡力挑战、原地高抬腿、开合跳等运动,或是尝试一下亲子瑜伽或者舞蹈健身等舒展肢体的运动;

(3)参与家庭管理: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庭管理角色,比如参与家务劳动等;

(4)根据孩子兴趣提供“沉浸体验”:烘焙、手工制作、打理植物等。


07、寻求专业帮助


针对一些本身有情绪问题,或者有极易发生情绪问题的小朋友,家长更需要严密监测孩子状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庭辅助治疗。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行为失控,兴趣减退或丧失,睡眠失调,沉默寡言,需尽快联系医生寻求专业帮助和治疗。


让我们和家长们一起努力

保护孩子们在疫情特殊时期内

科学娱乐  健康成长


供稿: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儿童保健中心

编辑:张俊毅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