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案例分享>

西安大兴医院首例“胰岛素瘤”内镜下消融术

来源: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发布时间:2022-09-16 11:33:22

疾病回顾


患者,韩女士。近2年总是反复在餐前出现心慌、出汗,甚至多次昏迷,进食或医院静滴葡萄糖后方可好转,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考虑是低血糖导致,但对于没有糖尿病、没有使用降糖药物的韩女士,为什么会反复低血糖?原因一直未能明确。


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2.8 mmol/L则诊断为低血糖症,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 mmol/L就属于低血糖。


低血糖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头晕、手抖、饥饿感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有些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也称为无感知性低血糖或无意识性低血糖,此种低血糖尤为可怕。有些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图片1.png


鉴别诊断


患者多次低血糖反应及昏迷,十分痛苦,家属也是十分担忧,为了进一步查找原因以对症治疗,来到了西安大兴医院院内分泌科。


低血糖症可以由多种疾病导致,鉴别诊断需要精确的实验室检查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经过主管大夫王皖秦医生详细问诊,在杨文娟副主任和邢影主任指导下,通过病史、查体、实验室化验检查,内分泌科先后排除了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自身免疫和消化道疾病所引起低血糖症的可能;最后,通过延长OGTT和饥饿试验,找到了患者低血糖症的真凶:胰岛细胞瘤。


图片2.png

精准定位病灶


明确胰岛素瘤后,那小小的细胞瘤怎么寻找是个大问题。为查找病灶,首先行腹部增强磁共振未见异常。后联系该院消化内科行超声胃镜检查,于胰腺体尾交界处见一偏低回声占位,大小约1.2×1.2cm,多普勒超声观察提示病灶属于富血供病灶,特征符合胰岛素瘤,终于找到病灶。


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转消化内科行胰腺占位穿刺活检术,穿刺活检病理报告提示胰岛细胞瘤。遂行超声内镜下胰岛细胞瘤无水酒精消融术,术后患者血糖稳定,正常饮食,血糖维持于5.7mmol/L以上,未再有低血糖反应发生,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


图片3.png

定位病灶


图片4.png

穿刺病灶


图片5.png

消融病灶


图片6.png

病理活检


胰岛素瘤定义


胰岛素瘤是一种来源于胰岛β细胞的内分泌肿瘤,它持续分泌大量的胰岛素释放入血,引起以低血糖为主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可呈发作性低血糖昏迷,久之将损害脑组织,发生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由于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例少见而常易被误诊。


临床表现


该疾病多见于青、中年,约74.6%的病人发生于20~59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发作性低血糖,夜间和清晨多见,如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心悸、手颤腿软,有时还会出现精神错乱、癫痫、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昏迷等精神症状。因经常低血糖常伴有多食和肥胖。


如何诊断


诊断胰岛素瘤首先要确定症状是否由低血糖引起。经典的“whipple三联征”至今仍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即:


1、低血糖症状;


2、发作时血糖水平<2.8mmol/L;


3、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


90%以上的患者根据此三联征可得到正确诊断。


胰岛素瘤虽然个头很小,但能量很强大,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准确定位病灶尤为重要。传统腹部CT及磁共振成像仍为目前临床诊断胰岛素瘤的基本技术,但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尤其对于<1cm肿瘤的检出率效果不理想,容易漏诊。而超声内镜检查(EUS)对胰岛素瘤有特有的影像学表现,加上EUS引导下对胰腺病灶行细针穿刺获取穿刺物做细胞学涂片、液基细胞学涂片与细胞块检查,从而极大提高了胰岛素瘤诊断的特异性。


专家简介


图片7.png


邢影:西安大兴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博士。专业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性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性高血压,垂体肾上腺疾病,痛风,骨质疏松,矮小症等内分泌相关重要或疑难病症诊治工作。


出诊时间:周二 周四 上午

出诊地点:西安大兴医院


来源:西安大兴医院

编辑:刘家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