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科普知识>

这个让大脑变“傻”的事情,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来源: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发布时间:2023-09-20 14:46:00

忘带钥匙、忘带文件、忘记日子……

很多人都出现过类似的表现

针对这种情况

大家往往发出“年纪大了”

“脑袋不好使了”等感慨

好好的脑子怎么就变笨了呢?

可能和这个小习惯有关!

身体缺水会让人“变傻”

水是身体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日常饮水不足会增加痛风、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便秘、肥胖等疾病风险。研究发现:缺水会让人“变傻”,饮水不足会显著增加认知障碍风险。近期有一项关于中老年人饮料消费与认知障碍之间关系的研究,这项研究共纳入了892名50岁以上的成年人,并依据认知障碍的程度将人群分为四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NC)185 人、主观认知能力下降组(SCD)227 人、轻度认知障碍组(MCI)296 人和阿尔茨海默症组(AD)184 人。结果发现:喝水、喝茶、喝咖啡、喝牛奶都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而每日饮水量 <1500 毫升(尤其是 <500 毫升)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还发现:对于客观认知未受损的男性和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女性,绿茶消费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与每天几乎不饮用绿茶的男性相比,每天饮用 <1 杯、1-2 杯或 ≥3 杯茶的情况下,发生客观认知受损的风险分别降低 66.9%、58.1%和 63.3%;对于患有主观认知衰退的中老年女性,咖啡消费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与不经常饮用咖啡的相比,经常喝咖啡的女性出现主观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降低了 50%;对于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中老年女性,纯牛奶消费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与不经常喝纯牛奶的相比,经常喝纯牛奶的轻度认知障碍女性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明显下降了 60.8%。当然,也不要为了降低认知障碍风险而疯狂喝水,因为人的水合状态和饮水量遵循认知的U形曲线,脱水或水合过度都会损害认知能力。

那有的人可能会问,每天喝多少水才算足量呢?

“每天8杯水”到底是多少量?

8杯水的概念一定要明确是不是单指喝水,比如日常的食物饮水、饮料,还有一些水果里面都是含有水的。所以这个量按理说应该是都包含进去的,而不是一味的强调,一天一定要喝八杯水这个概念。人类正常的尿量,大概一天1350~1500毫升左右。皮肤的蒸发,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大概700毫升左右,还有粪便,大概每天要排出150毫升水左右。所以整体下来,就是人每天需用的水量。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是2000~2500毫升左右的范围。饮水量不是绝对的,还与人的年龄、体质,特别是和气候、人活动的状态,都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夏天,气候特别热,出汗比较多,那饮水量就稍微要大一点。

最不推荐的“痴呆+脱发”饮品

也有人说,自己就是喜欢喝含糖饮料,比如奶茶、汽水、果汁饮料等等,但这些,你可真得少喝!研究团队在调查了超 17 万人后发现,较高的含糖饮料和人工加糖饮料的摄入量,与更高的痴呆症风险有关。来自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针对超 1000 名中国男性的调查中发现:与不饮用含糖饮料的相比,每天饮用含糖饮料超过 1 瓶(每周 >3500mL)的参与者发生脱发的风险比不饮用含糖饮料的参与者显著增加 2.36 倍。含糖饮料是指含有添加糖的饮料,包括白砂糖、红糖、冰糖、葡萄糖、玉米糖浆、麦芽糖浆、果糖等。此外,无糖饮料也不建议常喝。今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项有关非糖类甜味剂的最新指南,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类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以此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对控制体重并没有帮助,甚至还可能有一些潜在不良影响,比如会增加成人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风险。非糖甜味剂主要包括:安赛蜜、阿斯巴甜、爱德万甜、甜蜜素、纽甜、糖精、三氯蔗糖、甜叶菊和甜叶菊衍生物。一定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多选健康饮品,比如白开水、淡茶、牛奶、咖啡、花茶、绿豆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科室简介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营养科是陕西省临床营养学会会员单位,下设肠内配置室 。科室主要负责全院病人的营养会诊、营养评价、营养治疗、营养监测和营养宣教等工作,重点开展我院危重病人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针对糖尿病、渐冻人、脑瘫、植物人、癫痫以及其他营养相关性疾病进行营养治疗和饮食指导;基本满足住院病人营养治疗的需求,承担医院住院病人以及全院工作人员的营养宣教工作。


来源: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编辑:席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