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科普知识>

【健康科普】听说过给眼睛打针吗?揭秘玻璃体腔注药术

来源: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发布时间:2022-10-12 11:59:39

给眼睛打针

您了解吗?

探秘——玻璃体腔注药术


什么是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腔位于什么部位?


1.png


玻璃体腔是指位于眼球后4/5的空腔,在晶状体后方、视网膜前方,里面充满无色透明的胶质体,即玻璃体。


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腔注药术是眼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所谓的玻璃体腔注药就是往眼睛玻璃体内注射药物。


玻璃体腔注药的优点


不受血眼屏障的限制;


药物作用针对性更强,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增强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全身毒性反应;


注药操作过程简单、无痛,部分患者注药第二天视力就有提高,对许多眼底病治疗效果显著。


注的是什么药?


可以注射到玻璃体腔的药物包括: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贝伐单抗、康柏西普等,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减少渗出水肿,从而稳定或提高视力;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抗生素:万古霉素、头孢他啶、阿米卡星;


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


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


2.png


玻璃体腔主要适用于哪些疾病?


◆玻璃体腔注药术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包括:


黄斑水肿(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或白内障手术后等引起);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由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等引起);


视网膜新生血管(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引起);


感染性眼内炎(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等感染引起);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术前准备:


病人需充分了解注射风险、了解一次治疗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术前三天滴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 


术前完善血常规、血凝、心电图等常规检查,监测血糖、血压等全身情况。


◆手术操作:


眼部消毒、表面麻醉后,选择颞上方角膜缘后3.5到4个毫米作为注射点,每次注射量0.05毫升。


3.png


◆玻璃体腔注药一次就可以了吗?


黄斑水肿、黄斑变性、视网膜新生血管等一般不是一针见效、立竿见影,需多次治疗,通常是每月一次,连续注射三个月,之后再根据情况按需注射。


◆术后护理:


术后休息两个小时,勿剧烈活动;


使用抗生素眼水和眼膏一周;


一周内勿用力揉眼,避免污水入眼;


观察结膜、角膜、眼压情况。


随着该院开展抗VEGF药物治疗以来,眼科医生通过精湛娴熟的玻璃体腔注药术,为大量眼底血管病患者带来希望之光。


黄斑水肿病例


4.png


来源: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李蓉

编辑:张俊毅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内容仅供大家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