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案例分享>

介入快报(第18期)冷冻消融—无痛治瘤

来源: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发布时间:2024-02-28 11:05:08

摘要:

杨凌示范区医院放射介入科为一位85岁女性患者,顺利实施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肿瘤冷冻消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意识清醒,几乎无痛,术后病灶处完全消融,患者状况良好。



病史:

患者女性,85岁,三月前体检胸部CT发现右肺混合磨玻璃结节,近日复查病变略有增大,为求进一步治疗到本院就诊。



诊断报告:

6.png

3.png



评估路线:

经过综合评估及充分沟通后,考虑患者年纪较大,身体状况不适合外科手术,亦不适合热消融治疗,为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生存质量,拟局麻施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肿瘤冷冻消融术。



治疗方法: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肿瘤冷冻消融术。



预后情况:

术后病灶处完全消融,患者状况良好。

4.png



总结:

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已经成为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导致患者死亡率第一位的疾病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均是肺癌。能够实行外科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不到30%。影像学引导肿瘤的各种消融技术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物理消融由于创伤小、安全性高以及疗效可以与外科手术相媲美受到广大医患双方的欢迎。在众多的物理消融方法中,无论是以射频和微波为代表的热消融,还是以氩氦刀为代表的冷消融都是通过影像学引导经皮穿刺以极端的温度导致肿瘤细胞坏死。冷冻消融因治疗过程中无疼痛、患者耐受性好以及影像学监测中示踪性好已被广泛接受。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好,在肺癌的局部治疗中已经达到广泛应用。

冷冻消融术是一种通过低温技术冷冻病变组织从而达到组织原位灭活的方法,主要作用机制包括3部分:①冷冻对靶组织及细胞的物理杀伤;②肿瘤破坏引起的微血管栓塞;③冷冻后的肿瘤组织作为抗原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其主要原理是通过Joule-Thomson效应,高压氩气可以使探针尖端的靶组织冷却至-140℃,导致靶细胞结冰、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释放引起微血管闭塞、组织缺血坏死等;氦气可使靶组织从-140℃上升至20 ℃~ 40 ℃,通过这种温度梯度的变化以及多次冻、融循环,增加消融效果,杀灭肿瘤细胞,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

CT扫描图像质量好,成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均高,图像较为直观,尤其对于肺组织及病变的显示具有其他影像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最常用的影像学引导方式。MR图像可清晰地显示冰球大小,术中准确地判断冷冻范围,且术中手术器械的虚拟针影与病变图像可同时显示于同一幅MR图像,确保能够实时了解手术器械与靶区病灶位置关系的动态变化。CT及MRI图像观察到的“冰球”可以直接将消融区域与肿瘤边界进行区分。由于受肺部气体及肋骨影响,超声引导很难获得清晰图像,故不推荐。

对于早期的小肿瘤,冷冻治疗可作为手术的替代治疗,治疗效果和手术相当。对于晚期较大的肿瘤可作为姑息治疗唯一治疗方式,增强综合治疗的效果,可减少肿瘤负荷,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肺癌冷冻消融治疗属微创局部治疗,由于肿瘤属于全身性疾病,特别是腺癌部分患者术前可能已经发生亚临床转移,除了局部冷冻消融治疗之外,必须根据肿瘤病理学类型进行综合个体化治疗,治疗方案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如果患者存在驱动基因突变应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化疗和免疫治疗,以控制肿瘤生长、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期,进一步提高肺癌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颖恬,肖越勇.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8, 15(5):5.DOI:10.13929/j.1672-8475.201710016.

[2]李宏伟,蒋小凤,张川,等.对比CT引导微波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9, 16(2):83-87.

[3]张燕.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治疗肺癌的适应证及并发症[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 46(10).DOI:10.3969/j.issn.2095-8552.2018.10.002.

[4]肖越勇,吴斌,张肖,et al.CT引导下经皮穿刺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 44(2):5.DOI: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0.02.019.


团队介绍

5.png

马宁强主任

马宁强,杨凌示范区医院副主任医师、放射科主任,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陕西省医学会介入放射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科普摇篮计划科普人才孵化项目人员、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放射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介入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方面: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发明专利一项

获得荣誉:获得院级、示范区级荣誉十余次

擅长领域:肿瘤及血管介入微创治疗: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介入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介入微创手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前列腺增生、痔疮等良性疾病介入微创治疗;输卵管再通介入微创手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取出介入微创手术,下肢动静脉病变介入微创手术,静脉港植入等介入微创手术等。

放射介入团队名单:马宁强、王刚、刘梦琦、达佳辉、刘志、马红娟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