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710076
电话:029-88249471
Email:sxsyxcbxh@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绿地蓝海21层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抖音号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小红书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微信公众号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视频号
摘要:
患者以“贲门癌术后5年,发现下咽恶性肿瘤20余天”之主诉入院,完善颈胸部CT、颈部彩超,明确诊断为下咽恶性肿瘤(梨状窝癌 T1N0M0,I期),行经颈外侧入路梨状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未行气管切开,术后2周拔出胃管,经口进食。
病史:
5年前在外院发现贲门癌,行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未见明显异常。20余天前复查胃镜示发现距门齿15-17cm咽后壁左侧及梨状窝粘膜粗糙,取活检3块,病理示:左侧梨状窝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来我院就诊,行NBI喉镜检查示:双侧声带水肿,NBI模式未见新生血管,活动对称,闭合良好,左侧梨状窝外侧、后壁可见表面欠光滑肿物,NBI模式下可见异常新生血管。近期有呛咳,偶有咽痛,无声嘶,无吞咽困难、吞咽疼痛,无颈部肿大。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下咽恶性肿瘤”收入院。吸烟40年,每日1包,未戒烟,饮酒40年,较频繁。
诊断报告:
术前喉镜:左侧梨状窝外侧、后壁可见表面欠光滑肿物,NBI模式下可见异常新生血管。术前颈部增强CT:左侧梨状窝变浅,局部可见增强。术前颈部彩超:右侧颈部可见数个淋巴结回声,大者约20.1x6.2mm,位于II区,形态规则,可见门样结构,皮髓质分界清晰。左侧颈部可见数个淋巴结回声,大者约19.7x4.4mm,位于II区,形态规则,可见门样结构,皮髓质分界清晰。术前病检:左侧梨状窝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评估路线:
以“贲门癌术后5年,发现下咽恶性肿瘤20余天”之主诉入院,吸烟40年,每日1包,未戒烟,饮酒40年,较频繁。NBI喉镜:左侧梨状窝外侧、后壁可见表面欠光滑肿物,NBI模式下可见异常新生血管。病理活检:左侧梨状窝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治疗方法:
左侧梨状窝癌切除术+左侧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II-IV区),术中送切缘冰冻:“外切缘、上、下、内切缘”未见癌组织。
预后情况:
手术顺利,未行气管切开,术后无气短、呼吸困难,术后病理:“左侧梨状窝”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侵及粘膜下纤维血管组织;“左侧II-IV区”淋巴结(22枚)均未见癌组织。“前哨淋巴结”镜下为纤维脂肪组织,其内未见癌组织。切缘及基底均未见癌组织。免疫: EGFR(3+),Ki-67(+)60%。术后1周出院,术后2周拔胃管,经口进食,无呛咳,复查喉镜局部粘膜愈合可,未见异常新生血管。
总结:
下咽又称喉咽,位于喉的后面及两侧,起于舌骨延线以下,止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向下连接食管,下咽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0.15% -0.24%,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 2%。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多发生于梨状窝,下咽后壁区次之,环后区最少。下咽癌的发病位置特殊,发病位置隐匿,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其病理呈现出易黏膜下播散、易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且容易侵犯颈部其他重要结构,术后可能出现咽瘘、吞咽困难等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并发症。下咽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免疫靶向治疗等。因发病部位隐蔽,早期病例少,8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III、IV期病变。对于 I、II期病变手术或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达到60%左右,而部分III、IV期的病变,5 年生存率只有 30% 大右。因下咽癌的治疗涉及发音、呼吸、吞咽等重要功能,治疗原则应在最大可能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前提下,尽量降低治疗手段对器官功能损害的程度。在治疗选择时应考虑肿瘤的部位、分期、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教育水平、营养状况、家庭医疗保健条件等,治疗前应充分和患者沟通治疗方案,将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与患者进行不带倾向性的讨论,帮助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另外,下咽与食管解剖关系相邻,黏膜上皮均为鳞状上皮,接受共同的致癌因素刺激,形成相互独立、位置分隔的癌前病变或恶性肿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如发生多原发癌,除头颈部外,最常见于食管;其中下咽癌患者发生食管多原发癌比例最高,而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如发生多原发癌,也多见于头颈部,其中 62%-83%位于下咽部,因此下咽癌与食管癌经常同时或异时发生,对高危人群进行多原发癌筛查、协同诊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病例提供:闫静 赵君杰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头颈外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头颈外科学组. 下咽癌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1):16-24. DOI:10.3760/cma.j.issn.1673-0860.2017.01.004.
[2]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中国下咽与食管癌协同诊疗工作组. 下咽与食管多原发癌筛查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外科杂志,2020,58(8):589-595. DOI:10.3760/cma.j.cn112139-20200311-00210.
团队介绍
任晓勇主任
任晓勇,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研究方向:头颈肿瘤、咽喉嗓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睡眠呼吸障碍的病理机制及临床共病研究。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嗓音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头颈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委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抗癌协会理事;陕西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防聋治聋指导组组长;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任晓勇主任咽喉头颈外科亚专业团队成员:康全清主任医师、王正辉主任医师、罗花南主任医师、梁建民副主任医师、侯瑾副主任医师、许映龙副主任医师、侯炜主治医师、闫静主治医师、闫妍博士、赵君杰博士、折宁宁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