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案例分享>

西北首例!骨化物侵占70%脊髓,8毫米微小创口解难疾

来源: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发布时间:2023-02-23 10:27:00

“颈5-6椎管狭窄经椎体前入路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椎管扩大成形,神经探查松解术”。


33个字的手术名称,在外行人看来有点头大,甚至不明所以。


然而,就是这例手术的成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新生和希望,也揭开了西北脊柱微创领域的新篇章,率先打破了脊髓型颈椎病内镜手术的禁忌!


QQ截图20230301103029.png


病情危重 不小心摔一跤,都可能瘫痪


张先生(化名)今年44岁,正当年华,双手却麻木、疼痛、僵硬、无力。


“半年前开始,左手的第1、2、3、4手指麻木、疼,做了针灸、理疗、牵引等保守治疗,不但没缓解,最近一个月右手也开始麻木、不灵活,走路就像踩棉花,拍片子后说我这是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椎管狭窄……”张先生直言,自己跑遍了省内各大医院,都说得做开放性手术,且手术难度非常大,术后很可能症状加重、甚至瘫痪。


“多方打听后,听说要想做微创,只有在卫主任那里才有希望,可能能做,其他人做不了”。于是,张先生慕名来到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骨科医院,找到脊柱微创科卫建民主任。


完善影像学检查后,卫主任发现张先生颈5-6椎间盘突出,同时合并后纵韧带骨化,且骨化的长度和深度高达10毫米,骨化物已经顶到脊髓里面,占位达到脊髓的70%,脊髓被压迫得只剩正常脊髓的30%。“这意味着患者哪怕不小心摔一跤,都可能瘫痪!”卫建民直言道。


QQ截图20230301103043.png

QQ截图20230301103054.png

44岁男性,双手麻木笨拙无力,C56突出伴钙化,占位70%


传统开放or 微创内镜?只求保险or 创新担当?


“由于骨化物的长期压迫,导致张先生脊髓已发生了部分变性,如果做传统的开放手术,这么严重的压迫易造成出血多、视野不清,且在摘除致压物时,容易致脊髓和神经损伤,术后很可能加重症状、甚至瘫痪……”卫建民主任表示,除了手术风险非常大之外,如果做开放性手术,还必须把颈5椎体切掉,放人工椎体或者钛笼进行钢板固定,那么即便是手术成功了,患者颈4-5、颈5-6也会永久性地失去活动度。


“微创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和后遗症是最小的,但对医生来讲,风险性却是最大的。”因为在传统手术理念中,张先生的病情属于内镜手术的禁忌症,一般认为只有开刀才是“正道”,做内镜微创是不可能达到的。“椎间盘突出经椎体入路,我做过的是软性的突出,而您这个是骨性的钙化,长度和深度有10毫米,过去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我乃至西北脊柱微创领域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卫建民主任实实在在地跟病人讲了情况。然而,张先生才40岁出头,正当年,家人和他都迫切希望通过微创手术解除病痛。


“我始终觉得,作为一名医生,不能只求保险而放弃医者的担当和创新。”考虑到患者的强烈需求,卫建民主任决定接下这个挑战。“把这个手术成功的做下来,我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我要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保障患者的安全!”卫建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QQ截图20230301103105.png


手术的难点在定位上。病变的椎间盘高度只有3-5毫米,内镜经椎间盘肯定是达不到的,所以卫建民决定是经椎体入路,在椎体上打个8毫米左右的“骨道”,使其“刚好”到达钙化物压迫的部位。“然而,这个过程很容易导致气管和食管的损伤:往中线上是气管和食道,往外侧是椎动脉,如果偏外会导致血管损伤,偏内会导致食道损伤……”为了“骨道”的精准,卫建民术前仔细阅片,把CT、磁共振影像与透视的影像等完成空间转换,正位要达到什么位置、侧位要达到什么位置,术前都进行精准、详细的规划。


与此同时,卫建民主任还邀请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北院区院长贺西京、骨科医院副院长王自立进行指导,他们专门来到病房看望病人,并参与术前病案讨论,对手术方案、手术细节等给予指导性建议。“考虑到此次脊柱微创手术困难多、难度大,如果内镜微创手术没有成功,届时也能及时实施开放性手术,有贺西京院长和王自立副院长这样的业界大咖做后盾,患者的安全完全有保障!”卫建民说道。


不顾辐射带来的危害 三次站到X射线里操作手术


2月3日,在贺西京院长的支持下,卫建民主任带领团队制定完备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后,经椎体入路内镜切除钙化物的手术正式开展。


首先,麻醉与舒适化医疗中心主任薛荣亮教授带领张玉良等麻醉医生为张先生实施了“不插管静脉全麻”。如此一来,术中对脊髓的任何操作,病人都可以在手术中间及时反馈给医生,保障手术安全,最大限度避免瘫痪发生。


随之,卫建民带领团队在颈5-6椎管狭窄处经椎体前切开一个8毫米大小的“骨道”,为了使“骨道”按照预定的计划不差分毫,在透视定位的过程中,卫建民主任顾不上X线辐射带来的危害,三次站到X射线里进行操作,保障定位直达“靶点”,将钙化的致压物精准切除。


术中,卫主任发现钙化物已经粘在脊髓硬膜上,在内镜下能明显看到它跟着硬膜搏动,“不能强行揭开,因为它已经粘在脊髓上,强行揭掉很容易导致脊髓牵拉损伤,病人随时可能就瘫痪了”。为此,将周围钙化物取掉、完成神经减压后,为防止牵拉导致神经损伤和瘫痪,卫建民专门剩下1毫米左右的钙化物留在硬膜上。正是这一“刻意”的细节,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神经外膜的完整性和神经的安全。


QQ截图20230301103114.png

内镜直视下磨除椎体后缘

QQ截图20230301103123.png

磨钻直达钙化物,磨至钙化物漂浮


胆大心细地抽丝剥茧,历经三个小时,卫建民带领团队成功完成“颈5-6椎管狭窄经椎体前入路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椎管扩大成形,神经探查松解术”,压迫张先生脊髓的10毫米钙化物被科学、精准地切除,脊髓神经得到有效解压。“突然感觉到一下子特别轻松,好像已经好了……”回忆起做完手术的刹那,张先生激动地说道。


由于此次微创手术既不需要切除压迫的椎体,也不需要做融合,所以张先生颈椎的活动功能完全不受影响。加上手术切口仅仅只有8毫米,张先生恢复特别快,术后当天就能吃饭下地,第二天手指就不疼、不麻了,轻松活动,脚踩棉花感等症状也消失了,3天后即康复出院。


QQ截图20230301103131.png

术后复查CT骨道理想,未破坏椎体稳定,未破坏间盘


专家简介


QQ截图20230301103139.png


卫建民,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骨科医院脊柱微创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内镜学组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常,陕西省保健学会骨科内镜专委会副主委。擅长:脊柱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结核,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来源: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编辑:冯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