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710076
电话:029-88249471
Email:sxsyxcbxh@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绿地蓝海21层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抖音号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小红书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微信公众号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视频号
4月15日至16日,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五届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学术论坛在西安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主办、陕西省人民医院承办。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陈德昌,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主任、大健康工程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医学传播学》主著、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学术顾问王韬教授,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会长王维君,陕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建华出席大会并致辞。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省各地重症医学科理论技术发展,重症病人管理质量及救治能力提升。由省内从事本专业的专家、学者发起成立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专委会由161名委员构成,人选来自全省各地市医疗机构相关专业代表和学科带头人,具有广泛代表性。
图 | 李博玲副主任医师主持会议
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专委会常务委员47人。经常务委员表决通过,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宗媛当选主任委员。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王胜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石秦东、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岗、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新宇、安康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江、陕西核工业二一五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鹤云、宝鸡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永利、榆林市中医医院医务科科长兼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凌、商洛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林文利、铜川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段雪萍、延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贺小龙、西安市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郭玉琪、汉中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郭新成共13人当选副主任委员。
丁铭、董恩霞、李冬纯、王小闯、王雪、尹贻明、袁清霞入选学会智库。
图 |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陈德昌致辞
陈德昌主任委员致辞说,抗疫期间重症医学取得了快速发展,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三大体系已经建立,并且不断的完善,学科水平、医学资源同欧洲发达国家已经接近。但是,我们的重症医学起步晚,跟兄弟学科比较积累相对薄弱,高端的人才相对较少。希望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为我们重症医学的人才建设和学科的发展多做贡献。
图 | 王维君会长致辞
王维君会长在致辞中,向专委会的成立和负责人的当选表示祝贺。他说,重症医学在我国是相对“年轻”的学科,始终处于维护生命的最前沿,坚守着抢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本专委会的成立,将极大的团结省内相关专业的人才力量,积极推动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为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理论”提供重要的抓手。希望专委会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结合专委会自身特点,多开展活动,培养人才,促进学科发展,增强科普能力。
图 | 王建华副院长致辞
王建华副院长首先向专委会成立及负责人的当选表示祝贺,并向学会对陕西省人民医院和宗媛主任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三年的抗疫征程,陕西省人民医院及其他兄弟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人员闻令而动,奔波在全国各地抗议一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极大提高了本学科的能力建设。同时,因其学科特点,各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也非常重要。作为主委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将大力支持专委会的建设,并希望专委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蓬勃发展,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图 | 宗媛主任委员发言
宗媛主任委员在发言中,向各位领导和委员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借助专委会推动重症专家们走出病房,参与到各种紧急医疗活动中,让重症理论走出围墙,走向广阔天地,把重症的理念带到更多的领域,提高重症患者各个环节的救治成功率,并积极推进规范化和优质化医疗服务,促进我省重症医学的交流与发展,提高急危重病救治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图 | 为主委单位授牌、颁发主任委员证书
图 | 为智库专家颁发证书
图 | 为副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图 | 为秘书颁发证书
图 | 合影留念
图 | 会场照片
在成立大会圆满闭幕后,随即举行了第五届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学术论坛,学术论坛设一个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进行。
主会场报告环节的报告人和主题分别为: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主任、大健康工程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学术顾问王韬“医学传播学简史”,北京协和医院保健ICU主任兼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小亭“重症凝血”,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许强宏“科曼专题会”,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宗媛“齐鲁专题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娇“ARDS的药物治疗”,山东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方巍“感染性休克自主神经治疗靶点”,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潘纯“临床医生如何设计临床研究”。
图 | 学术会议图片
分会场一的内容分为两个板块,在病例分享及讨论板块,汇报内容为:“节外生枝遇新冠,齐心协力战病魔”(陕西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汇报:张维纳,指导:李鹤云;“诡异的昏迷-甲状腺毒性脑病”(西电集团医院)汇报:史淋洁,指导:耿勇;“一例脓毒血症患者的病历探讨”(咸阳市中心医院)汇报:谭辉,指导:段颖。在“重症思辩”-重症辩论大赛板块,四队选手就“重症思辨”-新冠病毒肺炎后纤维化治疗使用激素的利与弊,护士为主导的MDT模式在ICU早期康复中的利与弊两个问题进行了精彩辩论。
图 | 病例分享
图 | 辩论赛
分会场二以第三届易呼百应机械通气大赛启动仪式及西安站培训为主题,讲者和内容分别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潘纯“ARDS,我如何设定机械通气”,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王艳副主任医师“心肺交互的实践应用”,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张怡主任医师“应力与应变,我如何应用”,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牛丹主治医师“如何用好无创通气及经鼻高流量氧疗”,迈瑞医疗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区域临床经理王海荣“食道压及监测技术”、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李博玲副主任医师“人机不同步的监测与识别”。
图 | 学术会议图片
图 | 会议现场照片
附: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机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