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710076
电话:029-88249471
Email:sxsyxcbxh@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绿地蓝海21层
-
医学科普资源库
医健分晓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抖音号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小红书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微信公众号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视频号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
今日头条
2023年12月2日,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在西安顺利召开!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会长李宏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冯广林、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维君、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少强、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副主任兼耳显微外科主任赵辉、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杨俊超等领导、专家出席大会。成立大会由李白芽副主任主持。
为促进我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的交流学习,系统性的开展面向公众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科普工作提供一个重要平台,由省内相关专家、学者发起成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专委会由222名委员构成,人选来自全省各地市医疗机构相关专业代表和学科带头人,具有广泛代表性。
图 |李白芽副主任主持会议
王兰、王勇、王维安、牛国华、白艳霞、任晓勇、刘晖、刘峰、刘涛、孙斌、李白芽、宋建涛、张少强、张录德、张晓东、陈阳、陈阳静、陈晓栋、罗海林、高伟、赵冬安、赵巍、袁浩展、龚龙岗、程红英、缑永强26位专家入选学会智库(按姓氏笔画排序)。
李白芽为科普学组负责人兼秘书。李白芽、缑永强、赵铖、申震、许崇文、赵谦、章松林、张坤、马戈、梁昆、程红英为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科普摇篮计划——科普人才孵化项目人员。
图 张少强主任委员表态发言
张少强主任表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传播已成为医学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医学传播不光是学术和专业技术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将医学知识、健康理念、疾病防治、人文关怀、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医疗政策、科技创新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进行传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为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作出积极的探索,为基层技术帮扶和医学科普知识传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图 冯广林副书记致辞
冯广林副书记首先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同时他指出医学与传播技术的结合非常有意义,这是对医学科学普及的进一步探索,也将在基层帮扶和百姓科普知识宣传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学习平台,相信在主委的带领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积极参与科普创作与学术传播,一定能实现我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均衡化快速发展。
图 王维君常务副会长致辞
王维君常务副会长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各主要负责人的当选表示祝贺。他表示,近年来我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但在医疗机构发展方面还存在区域不均衡和亚专业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加强基层医院的技术帮扶,增强规范化诊疗培训,提升临床综合诊疗水平,强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科普传播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图|为主委单位授牌、颁发主任委员证书
图|为智库专家颁发证书
图|为副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图|为学组负责人、秘书颁发证书
图|为常务委员颁发证书
图|为科普人才孵化项目人员颁发证书
合影留念
在完成成立大会各项议程后,随即举行了第一届学术会议。在学术年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赵辉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前沿学院李小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部张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艳霞主任、健康报驻陕西甘肃记者站张晓东先生等1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围绕耳显微外科学历史与发展、耳蜗毛细胞再生研究、榆林过敏性鼻炎立体诊治“交大方案”、腔镜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倡导正向医学健康传播等学科新技术、新进展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和分享。
会议内容丰富实用,反响强烈,在推进我省耳鼻咽喉头颈学科发展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30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
附: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机构名单。
编辑:蒲静
排版:王玥菡
审核:杨俊超